——西宁市本级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行政领导第一课
领学乡村振兴法!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为了加快完善高素质农民全面发展的政策体系,开启高素质农牧民培训行政第一课,全面激发挖掘资源优势、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发展技能带头人群的服务带动能力,2024年10月30日上午,由西宁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办、青海国冠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承办的西宁市本级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技能服务型-现代农机服务专业农机手培训班在西宁市城东区智选假日酒店正式开课,来自10多家农业合作社、农民优秀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开班仪式上,由西宁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启祥同志出席代表农业农村局主管部门做了动员讲话,他指出乡村振兴法对于我们每一位致力于农牧业发展的朋友来说,意义非凡,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而《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出台,为我们的行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和行动指南。乡村振兴法律就照亮乡村发展的道路,也为我们的权益保驾护航。刘启祥同志从法律出台的背景和意义、从产业发展、组织建设等各方面展开学习,长期以来,乡村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城乡差距问题、农业产业发展瓶颈、农村人才流失、文化传承困境、生态环境压力等。乡村振兴法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运而生的。它意味着我们乡村发展从此有了明确的方向和依据,作为高素质农民,是乡村发展的中流砥柱。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振兴法律重视人才培养和吸引,为我们参与各类培训、提升技能提供了依据。国家鼓励像今天这样的培训活动,就是希望大家通过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人才。同时,法律也规定了对返乡创业人才、外来人才的扶持政策,这将为我们乡村带来更多的活力和资源。抓住机遇,不断提升自己。,每一位高素质农民都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法律明确了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也保障了我们参与乡村事务决策、监督的权利。我们要积极参与村民自治,让农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行的更稳,走的更远。